近日,颍州晚报以《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详细报道了安徽复旦科技园创新中心持续推动复旦大学科技成果在阜合园区的转换并积极建设皖北承接转移集聚区。
⏬
以下为报道全文🔽
2020年4月,首次在全国“两会”亮相的消毒机器人承担会场的日常消毒工作,成为后勤保障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备受参会人员关注。作为安徽复旦科技园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的负责人之一,徐敏涛见证了消毒机器人项目的落地、量产和投入市场。
据介绍,创新中心是由复旦大学国家科技园和阜合现代产业园区共同发起成立的一家平台运营公司,目的在于积极响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依托阜合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和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等资源,推动复旦大学科技成果在阜合现代产业园区转化,积极建设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
据介绍,创新中心是由复旦大学国家科技园和阜合现代产业园区共同发起成立的一家平台运营公司,目的在于积极响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依托阜合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和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等资源,推动复旦大学科技成果在阜合现代产业园区转化,积极建设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
消毒机器人在2020年全国“两会”使用△
依托复旦大学的优势学科和研发力量,徐敏涛和团队选择一些在阜阳市具备发展潜质的项目,通过创新中心整合,对接一些具有成长性、创新性、有承接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的企业,形成高校负责产品开发,企业负责对接市场的高效成果转化机制,或者由企业提出需求,学校负责解决一些卡脖子的技术难题,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阜阳复旦科技园实景△
“我们力争通过3-5年的建设,把复旦科技园打造成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创新平台。”徐敏涛说。